失眠症的脐针治疗感悟
安凌王北京大学医学博士主治医师
编辑/齐飞
导读: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困扰日常生活的问题,一项中国调查发现,有近一半的被调查者在过去一个月中经历过失眠。
失眠患者,即使有良好的睡眠环境,也常常入睡困难,并且睡眠表浅,容易觉醒,容易早醒,总睡眠时间减少,常少于6.5小时。白天可能会有疲劳,情绪低落,身体不适等表现。长期失眠不仅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还会降低工作效率,增加疾病风险,乃至引发恶性意外事故。
失眠症的治疗:
目前对于失眠的治疗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中医治疗。强调在建立良好睡眠习惯的基础上,实施其他治疗手段。药物治疗常能发挥良好的催眠效能,但长期应用,需注意可能的不良反应。
能够同时解决入睡困难、减少觉醒次数、延长总睡眠时间及提高睡眠质量的西药有艾司佐匹克隆、唑吡坦、多塞平等,但需要在医师指导下采用间歇治疗或按需治疗方式服用,并定期进行临床评估,包括安全性评估。
艾司佐匹克隆的常见副作用包括头晕、口干、头痛等。唑吡坦的主要副作用为遗忘、头晕、镇静、头痛等,停用后可能出现失眠反跳,较高剂量可能出现过度困倦。多塞平是一种镇静作用较强的抗抑郁药物,也具有抗焦虑作用,不良反应有轻度兴奋、失眠、口干、便秘、视物模糊等。国内常用的艾司唑仑有日间困倦、头昏、肌张力减低、跌倒、认知功能减退等不良反应,在停药时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和反跳性失眠。
中美的睡眠指南都不推荐褪黑素用于失眠治疗,但首选药物无效时,可以尝试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食欲素受体拮抗剂。对于伴有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失眠患者,可以选择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抗抑郁药物。
失眠症的中医治疗:
中医在治疗失眠时,除了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外,也强调详细问诊,询问第一次的失眠经历,失眠的发生发展及治疗经过,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