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文学版·诗歌
/3
输入标题
《萤火虫》
龚学敏
《无端泪流》
董洪良
《云在青天水在瓶》
盘妙彬
《平原故事》
张羊羊
点击购买
龚学敏
萤火虫
龚学敏
年5月生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年开始发表诗作。年春天,沿中央红*长征路线从江西瑞金到陕西延安进行实地考察并创作长诗《长征》。已出版诗集《九寨蓝》《紫禁城》《纸葵》等。《星星》诗刊主编,四川省作协副主席。
萤火虫
树木用塑料枝上的童话,正在远离人世
自己,连同名称,已经失去腐朽的天性
电台播出的声音
被风做过手术
我把风搡碎在路上,指给后出生的
纪录片
巨大的夜空,被工业化锻打成银幕
人们聚集在,书缝成的袋子里
相互指证来历
发光的霰弹
正在模拟谎言
把萤火作为根据,作为城市中最先
煮熟的那块夜色
塑料不朽,风朽了
字不朽,书朽了
电影不朽,电影院朽了
童话的走路的姿势不朽,路朽了
复印童话的声音不朽
萤火虫朽了
在水泥中模仿森林的楼房,正在计算
自己的寿命。水管的笔在暗处画温度
画湿度
画漂白粉洒在水中的遗体
时间的枝上,童话正在凋零成萤火虫
最先看到夜晚来临的人
在楼顶脱帽
像是在给塑料的萤火棒们
致敬
壁虎
昼伏夜出的还有灯盛大的尾巴。壁虎的名称
和胆子一样,日渐萎缩
每爬一步,就像是在人类不停膨胀的海上
凋落一片枯叶。瘦身的夜色
越来越硬
壁虎像是铆在得病的声音身上
警惕地心跳
从黑暗处萌发的一丝褐色的钟声
提醒着自己,世界已经斑驳成一块颜色相近的
敌人
人工的草皮不停地战斗,不停地
向整齐妥协
断掉昵称,让尾巴在话剧中保持纯粹
油彩们兀自演义
面孔在混凝土的柔软处苟活
像是我写出的方块字
断掉尾巴的灯的尸体与壁虎一同残喘
成为光的刀砍在高楼上的疤痕,壁虎
一动,作为城市的器官的高楼
便会撕开伤口
流时间的血……
直到壁虎消逝,夜色苍白如一片失效的光芒
托尔斯泰故居的蝴蝶标本
时间在没有墓碑的草坪上静止,坟墓
像词典一样活着
伫立的松枝和白桦林作为化装的文字
替代对现实的批判
静止作为名词,密封在相框中。我的卑微
无法用书名复活那些冻僵的历史
唯有,比这些蝴蝶标本,还要轻
像是巨大的死亡里
一点点寂静的影子
栖息在时间的枝上的蝴蝶,正在嘲笑所有的
辽阔,以及被风裹紧的方向
我无法判断用翅膀杀死过风的蝴蝶
把刀痕种在了关于土豆的哪一本宣言中
远处的雪在偷听土地的肥沃
人质询人,如同风吹过风
答案被捆在翻译过的解说词中
托尔斯泰故居的蝴蝶标本,被走到近前的
月光一次次地清洗
我看见不该复活的众多车辆,正在
驶向莫斯科
海鸥
天空帆布的创可贴已经老死,参加过
葬礼的海鸥,把风磨成刀
临海的街道,贪婪地行注目礼
海鸥按它们的名称考量自己的危险程度
直到,尖锐成陆地与大海越来越频繁的
争吵声
船贴在大海的耳朵上游说
甚至磨出了铁皮
天气依旧变节,海鸥用瞎掉的眼睛逃窜
大海在天亮时
关上了所有的灯
海港的嘴把废话散布成食品
海鸥成为谎言,在集装箱之间变换性别
报纸上抖落的标题的小虾米
给海鸥壮胆
给死去的帆船,招*。见证葬礼的风
在教科书的盛宴中
合唱。海鸥是遗弃在多声部后面的清洁工
由此,需要给见证过天空
将所有的黑色砸向海面的
事物,重新命名
比如扫地僧、垃圾车、挖沙船
比如生病的诗歌编辑
比如被感冒的风暴,传染过的另一场
将要来临的,风暴
董洪良
无端泪流
董洪良
董洪良,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四川班学员。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人民文学》《十月》《诗刊》《星星》《扬子江诗刊》《飞天》《延河》《西部》等。作品多次获奖,并入选多种选本。出版诗集《嵌骨的爱痕》。
青草
我是一棵,儿子是更小一棵
站在旷野里抢占各自春光
从不关闭阳光和雨水
也从不拒绝凌乱和吹拂
爱有多疼痛,我们草木样悲悯的心
早晚都会在风中搂紧,尔后融化
打电话
突然,就想跟你聊些掏心窝子的话
谈日子的硬度和生活的好与坏
没借一壶酒醉,是不敢向人倾诉的
人世间浅显的道理我还没弄懂
日子也还没过得彻底明白
父亲,为什么您那边全是忙音
仿若与这人间,连不上一丁点信号
摇晃
比动荡轻微一点的是倾斜
比倾斜弱小一点的是风吹
那时,一道道垂直丝线
正在用力地拉动山峦,大地
以及光阴的姿态
夕阳,它用下坠身姿
战胜了大地的抵抗和坏脾气
而后轰然倒下
包括风中搀扶住的事物
更有江河上的那一缕微暗灯火
那时,恍惚的我刚好
走在回家的路上
来不及捂住半途的忧伤
此刻,故乡即是原乡——在这一小段
时光的危险之地
闪现了倾斜的危险、惊心
和路人的悲伤无比
晚钓
小时候学钓鱼
常用鱼钩
量蚯蚓伸缩的身体有多长
暮色中,他仍在鱼塘边
用夕阳的丝线
量影子和余下的光阴有多长
而不关风的牙齿很讨厌
它颤抖着面对一缕风
怎么都表达不准确
施工图
楼群中布满了小抽屉
一格一格的,分着
临时产权归属的楚河汉界
电梯整日在人世和地底疾行
一楼及一楼之上
小铁笼子困着雀鸟与小野兽
也困着即将跌落至
地底去的人,阳台配以花草
负一层及以下没有土
只有冰冷,钢筋水泥和
停泊着的一辆辆颜色不同的车
它们是移动的另一种小盒子
只有电梯在走上走下
把别人的失眠症和秘密
左邻告诉了右舍
东家告诉了西家
把楼上叫嚣、嘶哑的声音和某些动作
带给楼下,又反作用力于楼上
更把一些不明者的经历和身份
包括即将抽离的灵*
带到了地下——
在这张施工的图纸上
只有监控器的高清探头在盯着
幸和不幸的发生,等待天亮
——三个格子里发生的事情
虚拟的现实比真实的刀
更真切,更剜心、刮骨
盘妙彬
云在青天水在瓶
盘妙彬
年12月生,年7月广西大学中文系毕业。曾参加诗刊社第20届青春诗会,系中国作协会员,广西作协副主席,现居广西梧州。
债
儿时,云漫岭上,母亲种菜,我去泉边提水浇地
金色的水一晃一晃
一直在小白菜的身上
五十年后,我大病返乡
八旬的慈母为我上山采摘野菜,到溪边寻艾叶
说野菜能治病
天天采摘,如是半月
我一时心塞,儿时提过的水从眼里倾洒出来
返回源泉
空空双手,抱着泉水
云漫岭上竹海起伏
坐在门口,听屋边竹林里的泉水叮叮从一架梯子走下
母亲去地里种菜
两个小侄儿去了学校
我把孤独分给梯子
云漫岭把孤独分给云
云又分给风
泉水的孤独又有谁知道呢
清透、明澈、蓝色的岩石和*金的叮叮
竹的香气和骨头的干净
每一根竹子都藏着一架梯子
沿着梯子,上去,见高风和亮节,是云端
下来,是大海与远方
一架琴正在竹林弹奏
偶尔加入云雀的歌声
偶尔加入风和舞蹈,又或是一只竹鼠的一闪
一停顿
美妙之处,心中的一架梯子被搬来搬去
我一生两手空空
此刻正好用来抱泉水
世事
下午,租船出海捕捞
十几条小鱼投网
晚饭时把它们做成了汤
餐厅外就是大海,风吹着斜歪的树
鱼汤很新鲜
人们争相品尝
笑谈捉鱼时的心得
我坐在一旁
比汤盘里的鱼孤独
想着另一条鱼正在找没有回来的十几条小鱼
天晚了,该回家吃饭了
大海十分平静
喝汤的人兴高采烈
云漫岭做事
返回云漫岭,脱鞋,两只光脚放在云边
诸事皆宜
两个小侄儿分别七岁和九岁
拖着长长的水喉正在给门前新栽的桂花树浇水
我喊他们不要把水洒到云上
否则天下下雨
云上的事,天下人不懂
两只光脚,在云边也像两棵长芽的树
我叫侄儿顺便淋了淋
同时洗了洗白云
太阳落下去,很快
月亮爬上来,很慢
这过程饭菜端上了桌子
父亲不在了
今夜只做一件事
一盏孤灯、一本旧书,翻翻*历
气节
云漫岭的春雨下在夜里,拔节声在屋外
一只竹壳啪地从竹子脱离落下
第一天,破土而出
第二天,雨后春笋
长此以往,泥土的气息、竹子的清香一直开窍
一生存其气
和虚心
山楂树开花
雪白的山楂树下
打柴的少年在休息,不知不觉睡着了,雪白的柴刀弃在一旁
风是好风
花开正好
树上的花朵白瓷一样燃烧,燃烧
还没有长出一片叶子
树下少年在睡觉,两捆柴草菩萨一样
花儿悄悄开,花儿簌簌下
整个林间明亮得宫殿一般
柴刀佛一样的面孔,柴草菩萨一样的心肠
在云漫岭花开的山楂树下
一个睡着的少年将是一片开眼的叶子
张羊羊
平原故事
张羊羊
年生于江苏武进,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钟山》《散文》《大家》《天涯》等刊物。出版有诗集《马兰谣》《绿手帕》,散文集《庭院》《旧雨》等。
数花瓣
我想花整个上午
数一朵雏菊的花瓣
一,二,三,四……
重数
一,二,三,四……
重数
它盯着我
像用几百双眼睛
在数
好朋友蒲公英的白头发
你完全可以快乐
你完全可以快乐
你的酒窝可以圆润
够诗的蝌蚪来回地游
一只只英俊的小青蛙
跃出来
扑向眼睛的原野
味道
你蹚过月亮之河
忘了清风的嗓音
你和小伙伴说点往事
也开始预交话费
你已认不出烤翅味的薯片
是哪只土豆
你已认不出被番茄羞红脸的
是哪只土豆
院子
在那里
没有多余的铁
给草狗打一条链子
有扇小门总会为它开着
没有多余的木头
给井刨一个盖子
蕨类植物快冒出沿来
太阳和月亮
照看着这个小院
因为蚯蚓
或某粒遗漏的秕谷
公鸡有时会写出狂草
柴垛边
母鸡热情地生下星辰
许多人走了
许多个卒日变成
孩子们记得的生日
三两只田鸡呱呱叫
仿佛把小河唱到了院内
木香
一棵楝树可以瓜分我
大致的生活
杉树也行
流水线上,几个木匠长着
摇篮、躺椅、拐杖的脸
长方形的小盒里
好像还摆了双筷子
木香多好闻啊
日出时嘱我上路
月出时领我回家
几朵合欢是妈妈招手的晚霞
交集
把一个人爱老
像把一本书读旧
遥远的是“南山南,北海北”
而身后并排坐了谷堆与墓碑
平原上,草尖衔住露珠
蚂蚁驮起落日
平原上,小鸭在*昏落单
*鼬在摸黑贪玩
楝叶招手
雀儿归林
一旦我拆开“妈妈”的发音
也括好了一生的哭
写给十岁的你
你十岁了,推了独轮车
上面平稳坐着
四十岁的爸爸和妈妈
你的脚丫逐渐辽阔
看起来大于一条河的宽度
你开始拥有两岸与远山
我活过,并给你一个祖籍
那里蜂巢悬房,花盘覆瓦
人们热爱收获繁密
而你,比太阳暖,比月亮柔
在天上的时候
你是我地上唯一牵挂的星星
点击购买年3期
《萤火虫》
龚学敏
《无端泪流》
董洪良
《云在青天水在瓶》
盘妙彬
《平原故事》
张羊羊
责任编辑:赵依
视觉设计:李杨
读《中国作家》
品文学中国
订阅全年限时优惠
1
国内邮发代号
《中国作家·文学》2-
2
广告发行出版电话
-
3
发行部邮箱
zgzjfxb
zgzjz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