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疾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哥德堡变奏曲巴赫的药方
TUhjnbcbe - 2022/5/31 18:29:00
刘*连工作室 http://m.39.net/pf/a_9364877.html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SebastianBach,.3.21-.7.28):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被尊称为“西方近代音乐之父”。《哥德堡变奏曲》被认为是巴赫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年,年近半百的加拿大钢琴家格伦·古尔德再次录制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距离他上次录制该曲已经过去26年。年,该唱片发行后仅一周,古尔德与世长辞。《哥德堡变奏曲》因此成为古尔德留给世人的最后绝唱,同时也是他踏入演奏生涯的初试啼声。

年,年仅23岁的古尔德意气风发,多少已被认为是一位稀世的钢琴天才。自然,年版的《哥德堡变奏曲》迅猛、激烈,充满生气,如同暴风骤雨般席卷而来。相较而言,26年之后的“天鹅之歌”显得沉稳内敛,深邃而发人深思,整个录音时长也从原先的38分27秒扩展为51分15秒。

△格伦·古尔德:20世纪最具精神魅力的钢琴演奏家之一

古尔德以《哥德堡变奏曲》始,以其终,恰如《哥德堡变奏曲》以Aria始,又以其终。可以说,这种循环昭示了古尔德对钢琴技艺始终如一的探寻,同时也将个人的生命经验悉数“弹进”这首著名曲子。我想,这正是无数听众反复聆听这张唱片的原因,从中他们获悉了更多关于生命的奥秘。??

虽然《哥德堡变奏曲》已被认定是巴赫最重要的变奏曲之一,但在上个世纪初却乏人问津。直至波兰大键琴家、钢琴家旺达·兰多芙斯卡(WandaLandowska,-)于年用普莱耶尔牌羽管键琴灌制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唱片版本,才名声鹊起。

△旺达·兰多芙斯卡:波兰大键琴家、钢琴家

兰多芙斯卡是20世纪大键琴艺术的复兴者和20世纪早期巴赫大键琴音乐权威的演奏家,生于波兰,于二战时期逃难到美国,从事教学和演出工作。她在RCA唱片公司录制了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使得这首曲子声名远播。当时,兰多芙斯卡时已经70高龄了,指法已不似年轻时那样灵活,经常弹错音。因此,为了在后期制作时可以进行修补,每首曲子她都录制了两遍以上。

△年EMI录制的兰多芙斯卡演奏巴赫,包括《哥德堡变奏曲》、《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和《意大利协奏曲》

但谁能想到,这首鼎鼎有名的变奏曲最初被用来治疗失眠。

曲名取自一位名叫哥德堡(JohannGottliebGoldberg,-)的羽管键琴家。哥德堡少年时曾在德累斯顿跟随巴赫的长子威尔海姆-弗里德曼学习键盘乐,后来又被送到莱比锡师从巴赫。作出这一决定的是当时俄国驻德累斯顿的大使凯塞林克伯爵(HermannCarlvonKeyserlingk,-),凯塞林克伯爵十分热爱音乐,哥德堡就曾被招揽于他的门下。

△《哥德堡变奏曲》的曲谱

凯塞林克伯爵因为患上了失眠症,便让哥德堡去找当时住在莱比锡的巴赫,希望巴赫能写出一些曲子,帮助他安眠。巴赫感恩于当初凯塞林克伯爵为自己得到萨克森宫廷作曲家的职位出过的力,便欣然应允。《哥德堡变奏曲》由此诞生,作品原标题是《包括一首咏叹调及其变奏的键盘练习曲,为双键盘的羽管键琴而作》,由于这个小故事,后世便改称为《哥德堡变奏曲》。

《哥德堡变奏曲》全曲共32个部分,以一段咏叹调(Aria)始,又以其终,巴赫对此进行了30次变奏(Variation)。整套作品极尽巴洛克音乐技法,将复调音乐发挥到极致,被认为是是音乐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恢宏,也是最伟大的变奏曲。

下面是重点推荐的四个版本:?

①古尔德年版

GlennGould(.9.25–.10.4),加拿大钢琴家

古尔德存世的《哥德堡变奏曲》共有四次录音:、、和版,其中以年和年最为著名。年的这张唱片被认为是无可企及的绝唱。

②朱晓玫版

朱晓玫(-),旅居法国的中国钢琴家

朱晓玫以弹奏巴赫而闻名,其中又以《哥德堡变奏曲》最为著名,非常值得一听。

③席夫版

AndrasSchiff(.12.21-),匈牙利钢琴家

许多人从席夫的演奏中确实得到了“催眠”效果,是否如此?听过才知道。

④图雷克版

RosalynTureck(.12.14–.7.17),美国钢琴家

很多人曾问古尔德,“你最欣赏谁演奏的巴赫?”每一次古尔德的回答都是,“女钢琴家图雷克。”勋伯格称她为“巴赫音乐的女大祭司”。这个版本被企鹅杂志评选为Rosette的最高荣誉。

最后附上的是古尔德在年演奏《哥德堡变奏曲》的视频,一睹这位钢琴天才的非凡魅力。

北京铭琴音乐工作室

带给您不一样的音乐环境及教育理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哥德堡变奏曲巴赫的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