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法总比困难多
——济南,陈万霞,沙游十讲中级网络课程学员
那个年代,塑造传奇。那个时代,在颠沛流离中考验生命的信念。
那个手掌高高扬起,轻轻落下的老爸;英雄般的机智与果断;狡猾狡猾di.
那个一见钟情,儒慕一生的老妈,演绎相伴一生的爱情传奇。
祝福万霞的父母,这不仅是阅读她的故事,更是一个时代背景中,个体承载的历史,活生生的生命之书。
——题记(许浚)
我的价值观中有一条是和许老师课程中讲的一样:办法总比困难多。
自打我记事起,我所听到爸爸妈妈说起的我们家的经历,其中一条就是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是我现在总结之后的说法。我事实上听到的是我爸爸说的:“不管什么状况,别人能过,我们就能过,别人不能过,我们还能过。”这个“过”,包含了“生存、生活、生长”等意思。
我们家的经历比较丰富,或者说我老爸的经历很丰富。
老爸年出生于中小地主家庭,我曾祖父是比较大的地主,然后到了我祖父这一代稍稍有些减弱。祖父家是有十六亩地,一头牛一处庄园,这样的地主家庭。父亲是祖母生育过十几个孩子中唯一幸存下来的,那些都是没有存活,因此我爸爸的乳名就是“立柱”。(山东农村粮食收割回来后,把秸秆晒干平铺,然后由一头牲畜拉着一个圆圆的石头柱子,柱子中间有一个木质的轴,这样石头柱子就可以一直在转动,碾压地上额庄稼秸秆上的颗粒,颗粒带着表皮从秸秆上脱落,农民便于保存,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去石碾上脱皮成米或成粉。)事实上,这个乳名真的应验了,父亲不仅自己牢牢地立住自己的生命,还和妈妈一起共建了一个八个子女的大家庭。
爸爸的启蒙教育是老式的经史子集的教育,经历了民国、八年抗战,解放济南时爸爸十八岁,在济南的汽车总厂工作(这期间爸爸在药铺学过徒,因此会开中药方,会一点针灸,学过纺织,总之需要学什么,爸爸就能全力以赴学会什么),目睹了整个战役的过程,枪林弹雨中冒着重重危险出城回到老家爷爷奶奶身边,老家距离济南很近的现在的平安镇,也就是二十多公里。
爸爸22岁那年的春节期间经人介绍与妈妈相识,前后不到十五天就成就了一段美满姻缘。妈妈当时21岁。我看到两人的结婚照很美啊,黑白的照片,爸爸妈妈都穿着当时的有腰带的新式外套,爸爸很是儒雅,妈妈浓眉大眼。那个时候的照片线条很是清晰,很美的一对新人。那是年。
到了年,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爸爸因为祖父的地主成分收到牵连,被街道居委会的红卫兵赶回老家。这时,爸爸妈妈已经有了四个子女,妈妈腹中正孕育着第五个孩子——我二姐。由于祖父在世时因为自己的耿直不阿得罪了一些人,他们正把持着村里的*权,看到我们一家回来了,就开始密谋要整死爸爸,斩草除根。爸爸得知之后不动声色,悄悄去了一趟东北,在一个老乡的帮助下,自己独自在东北生存三个月,用给人家修理农具,理发,制作徽章,等等手艺,一个月下来也能收入三百多斤小米。爸爸觉得这还不错,可以养活一家人了。在年5月初回到老家,这时二姐刚刚出生,还不能远行,正赶上即将麦收,爸爸就去买来各种农具,放出风去,要扎根农村了。
等到麦收一过,就把所有农具送给亲戚,带着全家人,五个孩子,七口人,三床半被子,一百块钱,不远千里闯了关东。坐火车得三天两夜啊。
到了东北,住在哈尔滨附近巴彦县兴隆镇的一个小屯子。一直到年离开东北,我们家换过两个住处,第一个住处是借住在一户老光棍的家里,我们叫他们二爷爷,其实他只比爸爸大几岁,为了尊敬我们都这样称号他,毕竟人家大方的收留了我们一家七口人啊。后来我们一直照顾老人,虽然没有住在一起,但是妈妈会四季送去衣服直到老人终老。第二个住处是后冯家卢,年我爱人开车带着我们一家回到那个小屯子,来到当年爸爸带着大哥翻盖的房子,物是人非,父亲刚刚去世的第二年,我的眼泪哗哗的流啊。
在东北的生活也是爸爸妈妈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好学,还有诚恳善良的品质,很快生活的很好,在屯子里成了大家都称赞的人家。随后又生育了我、大弟弟、小弟弟三个孩子。生小弟弟时妈妈都已经四十八周岁。
年,爸爸看到报纸上关于落实*策的消息,就依然开始了这个工作,带着二哥、大弟弟,小弟,五口人先行回济南到文革前的单位请求落实*策,非常不容易,历经各种困难,终于在年全家都胜利迁回济南。
户口是解决了,但是单位上已经不承认之前的冤假错案了。这并没有难倒父亲,要知道当时一家人八个孩子,还有大嫂已经娶进门,而且侄女侄子相继诞生,一家人十三口人啊,吃饭是个大问题啊!
爸爸就自己树了个牌子,自己用毛笔写上“修理自行车,立等可取!”就是这一项工作,很好的养活了一大家人,而且没有耽误一个孩子的学业。
爸爸还替一位解放前的老朋友代理诉讼,这位爷爷是解放前的有产业人士,但是没有子女,有很多房产被文革中错误安置,爸爸看不过去那些住户欺负老人家,就毅然代理诉讼,帮主老人把房产争取回来,没想到,老人为了感激爸爸的出手相助,要送给爸爸这些房子,爸爸没有乘人之危,而是用高于当时市价的钱购买了这些房子,到后来老城区改造,我们家因此有了五套市中心的房子。我老爸厉害吧。还有父母的爱情更是可圈可点,虽然属于媒妁之言,但是一见钟情,相濡以沫三十五年,我从没见过爸爸妈妈因为二人有矛盾而争执,吵架,从来没有。如果有就只是:爸爸严格教子,妈妈使劲的拉开爸爸的样子。而且爸爸虽然脾气很暴躁,但是从没有在惩罚孩子时把孩子打伤过,连重重的痕迹我也没有见过,可见爸爸在教育孩子时是雷声大,雨点小,他只是象征性的吓唬孩子,手底下非常有数的。
总之,爸爸妈妈一生经历了很多坎坷,很多磨难,但是都能够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自己的勤劳善良,一步步走过来。这些给我们这些子女的印象就是“办法总比困难多。”
我们都非常感恩我们拥有这样的父母。是他们的恩爱情深,给了我们子女巨大的精神滋养,是他们的聪明才智,勇敢善良,坚持和毅力给了我们以生存的力量。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