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平均每8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人是糖尿病患者。若问起哪些因素会导致糖尿病,很多人可能会回答肥胖、高血脂、高血压、遗传等等。
以上这些都可能会引发糖尿病,但近期,发表在《糖尿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并首次明确,失眠是诱发2型糖尿病一个新的危险因素。
信息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总之,该研究证实了一些之前确定的危险因素,并确定了2型糖尿病的新的潜在危险因素——失眠。
一
为什么失眠会引发糖尿病?
我们在睡眠不好或睡眠时间太少的时候,我们的应激系统会被激活,影响碳水化合物的代谢速度。这样的话,我们的皮质醇和肾上腺素将变得更加活跃,从多方面影响到人体对糖分的吸收。如果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降低,血糖就会抑制不住的升高,进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此外,失眠会造成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变大。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长期精神紧张、情绪郁闷是诱发糖尿病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在紧张的精神状态下,体内的交感神经兴奋性会增强,对抗胰岛素的升糖激素如肾上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的分泌量也会增加,使血糖升高,诱发糖尿病。
二
如何改善睡眠,预防糖尿病?
01
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
很多人习惯晚睡、熬夜,作息都很随意,白天就容易打瞌睡、犯困,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长期这样作息不规律,会使生物钟紊乱,影响睡眠质量,甚至演变成失眠。
要想睡得好,就要尽可能的调整好自己的生物钟,即使是节假日也最好不要睡懒觉,保持正常作息,身体各机能才能更好运转。天气好时,建议去户外走走,多呼吸新鲜的空气,也有利于我们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
02
避免深夜进餐
晚餐最好在晚上8点之前或者睡前2-3小时前吃完,吃的太晚会增加肠胃的负担,无法使食物充分消化吸收,导致消化不良,也很容易发胖。
同时,睡前不宜吃得太多,最好在卡路里以内。吃得太多会使胃部鼓胀,对周围器官造成压迫,导致我们翻来覆去睡不着。
03
睡觉前放松
睡前可设置一段放松时间,帮助身体从活跃过渡到平静直至昏昏欲睡,这样你就能更快入睡。
可以在睡前洗个热水澡,帮助我们缓解肌肉紧张,使全身得到放松。还可以看看书,听一下舒缓的音乐。最好不要把手机带进卧室,避免睡前玩手机而影响睡眠。
高质量睡眠、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是维持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让“身”与“心”都能获得充分的休息,自然就能拥有健康的身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