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疾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失眠及治疗
TUhjnbcbe - 2020/10/30 7:10:00
贵州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4394573.html

全国失眠数据调查有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三亿中国人有睡眠障碍,成年人失眠的发生率高达38.2%;六成以上90后,感觉睡眠时间不足;六成以上青少年儿童睡眠时间,不足八个小时,这些数据背后,我们的睡眠到底怎么了?

如何判断是否失眠?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睡眠分会睡眠障碍学组制定的,中国成年人诊断失眠与治疗指南,对失眠的定义是:患者对睡眠的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其诊断标准有: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睡眠维持困难,睡眠连续性差,易醒;醒得早,醒后难以入睡等。

如果每周有超过三晚的失眠障碍、连续三个月就能达到慢性失眠症的诊断。三条标准来初步判断睡眠是否理想:一、睡眠时间,什么时间睡觉很关键,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晚上十点钟睡觉是最好的,过早或过晚都不科学。但是现在晚睡比较普遍,建议晚睡尽量也不要晚于11点。

二、睡眠的时长,通常七、八个小时是满足成年人生理需要的睡眠时长,如果一个人每天只睡三个小时或者超过十个小时就不太正常,同时人的睡眠是连续的,不能一天中24小时的睡眠拼起来七八个小时。

三、睡醒后的感觉,醒来感觉神清气爽,那就证明睡好了。反之,醒来后感觉困倦、乏力、烦躁、注意力不能集中、工作能力下降等,就说明没有睡好。如果出现这些问题,且无法缓解,医院进行检查,采取措施干预。(医院睡眠中心,专业从事睡眠障碍的治疗)

认知失眠偶尔失眠对健康没多大影响。但长期失眠可诱发多种躯体疾病、引起精神损害。躯体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认知障碍等。

跟踪7.5年统计结果显示,失眠患者上述疾病的发病风险是对照组正常人群的数倍~数十倍,其中失眠患者:

高血压的发病率是对照组正常人群的3.5倍

糖尿病发病率是对照组正常人群的3倍

抑郁症发病率是对照组正常人群的9.82倍

焦虑症发病率是对照组正常人群的17.35倍

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发病率是对照组正常人群的63.7倍。

有关统计显示:冠心病的发病率与失眠呈正相关;

心身疾病的发病率也与失眠程度呈正相关。

所以长期失眠一定要重视。失眠的治疗失眠该怎么治疗呢?失眠治疗主要有:心理行为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

物理治疗常用的有:反复经颅磁治疗、经颅电治疗,还有针灸、推拿、拔罐、药浴、香疗和穴位贴敷等。

药物治疗有镇静催眠的西药,还有中医中药。

治疗失眠障碍的西药种类很多,常用的有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唑吡坦,佐匹克隆,盐酸曲唑酮等,每种不同助眠药物,都有各自的适应症和副反应,部分药物长期使用,还会有药物依赖、成瘾等副作用,所以失眠药物的使用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依据处方选药用药,不可自行服用。

除西药外,中医中药治疗失眠有其独到的优势,可以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的发挥药理学作用。中医治疗是通过补虚泻实、调理阴阳,使患者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可以改善患者睡眠结构,增加深睡眠,可以随时停药,没有药物依赖,可以治愈,停药后不复发。

中医治病有其基本特点,就是天人合一,辩证论治。

天人合一,具体到失眠的治疗,首先要顺应昼夜节律来做息。《*帝内经》有云“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则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顺应天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辨证论治,中医认为导致失眠的病因很多,脏腑的偏盛、偏衰,气郁、火郁、痰浊,都可导致阳不入阴,造成失眠。失眠证型大致可分为:心脾两虚型,阴虚火旺型,肝郁化火型,心肾不交型,心胆气虚型,痰热内扰型,胃失和降型等。中医诊疗,通过望闻问切,辩识阴阳,运用脏腑辩证,不同的证,用不同的药物来治疗。如果使用中药、中成药不做辩证,不分寒热虚实,那就好比是“撞大运”了。

心理行为治疗

据统计失眠的心理行为治疗,短期疗效约等于镇静催眠眠药(西药),长期疗效优于镇静催眠药。

心理行为治疗主要是通过调节睡眠三要素起到治疗作用,睡眠三要素是指:睡眠节律、睡眠动力和身体放松。

一、睡眠节律,也可以理解成生物钟,就是固定上床和下床时间来进行训练,比如上床时间固定为晚上10点,下床时间固定为早上6点,不管你的睡眠好坏,不管睡着睡不着,每天都要坚持固定的时间上下床。

二、睡眠动力,睡眠动力越大就越容易进入睡眠,睡眠动力主要包括连续保持清醒的时间和适量运动。连续保持清醒的时间越长,睡眠动力越大,越容易入睡。所以不管晚上睡眠好坏,失眠的患者白天不要补觉,否则就会减少睡眠动力,从而导致失眠。同时不能赖在床上做睡眠无关的事,比如看手机,看电视等。适量运动也可以增加睡眠动力,建议每天坚持运动,最好是有氧运动,如散步、快走、慢跑、游泳、爬山等。运动尽量在白天进行,睡前两小时应避免运动。

三、身心放松,睡前的身心紧张,会导致失眠,通过放松训练可以降低身心焦虑水平,促进睡眠。放松训练的方法很多,比如:太极、瑜伽、八段锦、乐眠操、泡沫轴放松等,都可以起到放松身心的作用。睡前可做静心练习:身体扫描、正念呼吸等。

唐代孙思邈《千金方》记载“能息心,自冥目”;南宋蔡元定《睡觉铭》记载“先睡心,后睡眼”。身心一体治疗失眠医院对失眠的治疗,实施五联疗法:即中医药治疗,心理行为治疗,西药治疗,物理治疗,推拿针灸治疗。

致力于打造以人为本的健康医学、身心合一的整体医学、未病先防的养生医学。

祝您有一个好的睡眠,婴儿一般的睡眠。

作者简介:杨馥祯,医院睡眠诊疗主治医师,身心健康咨询师。先后毕业于哈尔医学院精神神经专业,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熟悉传统中医、现代医学和西方心理学。主张身心同治,主攻心因性疾病。在省部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数篇。对于睡眠障碍、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等疾病的治疗,具有丰富经验。专业擅长:中医药联合心理行为疗法,治疗失眠。

杨馥祯

谢谢支持,祝您好运

1
查看完整版本: 失眠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