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在临床上是因为多种因素导致的睡眠障碍,其常见的症状就是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
失眠,目前在我国的发病率处于上升的趋势,根据调查显示,超过3亿中国人有睡眠障碍,失眠也是我国现代神经科的第二大疾病,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首先需要明确的失眠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根据研究表明,失眠的人群具有明显的特征。
其中老年人女性以及生活压力大的群体容易失眠,失眠是需要及时治疗的,随着失眠的加重会形成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严重的危及生命健康。
失眠的治疗措施目前在临床上是有多种方法的,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对于轻症的失眠患者一般建议康复治疗或心理治疗,对于重症的患者可以采用药物治疗。
01
如何判断是否“失眠”?
根据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制定的《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对失眠的定义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其诊断标准之一就是: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
专业医生建议,可以通过3条标准来初步判断睡眠是否理想。
一是睡眠的时机。在什么时间睡觉很关键,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晚上10点睡觉是最好的,过早或过晚睡都不科学。
但现代人的工作和生活习惯有了很大改变,晚睡是一个普遍现象,那也应尽量不晚于12点睡觉。
二是睡眠的时长。通常,7个小时到8个小时是满足成年人生理需要的睡眠时长。
如果一个人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或超过十个小时肯定就会有问题。同时,人的睡眠是连续性的,不能是一天24小时中拼凑起来的七八个小时。
三是睡醒后的感受。醒来后感觉神清气爽,那就证明睡好了。反之,醒来后感觉困.倦、动、烦躁、不能集中精力、工作能力下降等,就说明没睡好。
如果出现了这些问题,无法缓解、克服,医院进行详细检查,采取措施干预。
02
失眠到底有什么影响?
医学认为,睡眠障碍包括了“睡不着、睡不醒和睡不好”三大类90余种睡眠疾病,严重地影响人们的健康水平、生产安全和生活质量。
科学研究发现,睡眠不足会导致记忆力明显下降,伴随神经元细胞营养不良萎缩,乃至凋亡,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直接相关。
03
医生建议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高睡眠质量:
1、注意改善睡眠环境,让睡眠环境更加舒适、安静、黑暗。
2、有睡眠障碍的人群要少喝茶和咖啡,晚饭不要吃太油腻,不要吃得过饱,晚餐适当多吃点碳水化合物,睡眠会更好。
3、白天适当运动、晒太阳也有助于睡眠。#失眠#4、睡前一小时尽量不要再使用电子产品,可以选择听音乐、看书来替代刷手机。
温馨提示:
当出现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时间短、白天疲劳、影响工作学习的症状应及时就诊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