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2月28日讯(记者李曼英通讯员童萱)2月27日下午,医院Ⅰ舱走廊里,患者任先生接受了一场特殊的视频远程问诊。视频的另医院精神科教授杨渊。
接受问诊的任先生今年60岁,已医院隔离治疗了九天,新冠肺炎影响了他整整一家人。父亲因新冠肺炎去世,妹妹因从外地回家过年感染送医抢救刚刚出院,自己以及夫人、孙子也先后感染。父亲的去世让他常常觉得内疚自责,家人也让他牵挂不已,自己虽然症状不重,但总是担心恶化,担心在方舱会不会再次感染、担心出院后会不会传染家人。这些情绪困扰着他,让他很长一段时间都睡不好,晚上容易醒,总觉得有什么东西要拉他醒来,一晚上醒几次,醒后难再入睡,经常做噩梦。
任先生将自己的困扰告诉方舱的医务人员,希望得到帮助。医务人员将这一情况反馈给方舱院长、医院神经内科教授唐洲平,唐医院精神科专家杨渊教授,希望杨渊能够通过方舱内视频远程会诊平台,“面对面”给任先生进行心理疏导。
“经历这些,有一些紧张和睡眠问题是正常的反应,不用太担心。每天给自己一些时间去想这些事情也是很正常的,不要刻意回避。平时可以通过在方舱的室内运动、娱乐活动、阅读、写作等来调节情绪。如果明显焦虑,还可以通过呼吸放松训练、正念放松、肌肉放松等方法调节。情绪和睡眠对免疫力有很大影响,如果自我调节不好,建议短期服用抗焦虑、改善的药物,不会成瘾,请放心。”杨渊如此建议任先生。
“非常感谢医生能听我聊这些事。我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没地方可说,今天是最近一个多月来,我第一次打开心扉说这些事,说出来我好多了。”任先生说。
杨渊介绍,疫情期间,像任先生这样的焦虑、失眠的患者非常多。感染了肺炎总是担心加重、担心复发、担心传染家人等等,从而出现莫名紧张、恐惧害怕、失眠,严重者彻夜不眠。但很多研究表明,焦虑和失眠会降低免疫力,从而影响康复。他们的最近调查发现,新冠肺炎患者的焦虑、抑郁和失眠问题非常突出,达50%以上。“希望舱内的工作人员积极治疗肺炎的同时,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