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天的生活情况倒推睡眠的时间
现在我们来谈谈就寝的最佳时间,
睡眠所需的时间与就寝的最佳时间关系密切,一天有二十四小时,入睡时间应该在什么时候才能收效最好?
这个问题,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大体上,我们从两方面来考虑,
一是与时间有关的明暗、安静和温度等外在条件,一种是与身体或生活境况等有关的内在条件。
对于外在条件,首先要知道那些是容易入睡的条件,然后再确定具备这些条件的时间,
怎样来选择这些条件呢?
我们在后面将会谈到。
大家要明白一点,不是在睡前而是在睡觉的时候,需要达到最佳条件。
在头脑里,要考虑外在条件的时间差,现在,我们就身体与生活情况等方面来讨论如何选择入睡时间的方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睡觉是白天活动的准备,那就寝时间该如何决定呢?
有人说,想睡的时候便是就寝时间。
实际上,这种说法并不严密。
有位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天中工作效率最佳的时间是早上十点到下午三点,起床后的两三小时内,大脑活动达到高峰时期。
下午适合体力劳动。
那些平时睡眠时间为八小时的人,最好的睡觉时间为晚上十一点到十二点。
我们可以把白天看成晚上这个观点是我们以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为对象统计出来的结果。
但它并不适合所有的人,终之,我们要先确定精力较为亢奋的时间。
然后再来考虑起床和酒器的时间的确定,这样来处理我们的生活方式。
要想避免各种外在条件的干扰,就不必固定睡眠时间,人类的身体活动节奏以二十四小时为一个单位。
在这二十四小时里,不必对睡眠时间加一个固定的限制。
我们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以三个男人和五个女人为对象,
让他们住在一个地下暗房里,并与外界隔绝,提供所需生活用品,但不告诉他们时间,
用来照明的只有日光灯,这些人在里面住了八到十九天,没有任何时间观念。
结果发现,他们在前两三天会有不安的感觉。再后来却过地很平静。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在人类的睡眠与清醒的配合法则中,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人类的体内时间并不配合二十四小时的一致性,体内时间平均为24·9小时。那些被实验者,每天减少0·9小时的睡眠,十三天后,让他们过昼夜完全相反的生活,也能够适应。
所以飞行员能够经受各地的时差。
实验结果表明,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就是决定睡眠时间的条件。
打盹的方法
午睡太充分会使人担心晚上睡不着觉,其实这是自寻烦恼,只要午睡时间安排得当,便不会影响晚上的睡眠。
午睡是由于晚上睡觉的不足而采用的一种弥补手段。
现在能够享受午睡的人实在太少了,我建议那些整天忙碌的生意人,一天中应该抽出一点时间打个盹。
从字面上看打盹的意思,就是坐着睡觉,以科学的观点看,应该把它叫做浅睡眠。
既十分钟左右的睡眠。
这段时间很少有人能进入REM期。
身体疲惫的时候,一般能进入徐波睡眠的深眠期,甚至有人能进入REM期。
有人醒来的时候,阳具会勃起,这就是到达REM期的证据。
因此打盹能弥补晚上不足的徐波睡眠和REM睡眠量。
对于娱乐界里的人,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其实他们会经常打瞌睡,来弥补睡眠量的不足,但处在徐波睡眠的深眠期里,体温会降低,所以要预防感冒。
小结
一、睡觉时间应选择在刺激较少的时候。
二、起床时间安排在身心能充分活动的两三小时前。
三、想睡觉的时候却不去睡,容易导致失眠。
四、即使不能按时睡觉,但要决定原则上的入睡时间。
五、即使不想睡,躺在床上也好。
六、午睡时间应以下午一点左右为中心,一般为三十分钟或两小时。
七、午睡不宜太长。
八、晚睡对智力的恢复不利。
九、良好的午睡不会阻碍晚上的睡眠。
十、在任何时间、地点打盹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