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个短片《你好,35岁》上了热搜。
视频文案中有段话特别让人揪心:
35岁,是被需要,需要你的担当,需要你的陪伴,需要你的坚持,需要你的勇气,需要你的体谅,更需要你——在。
我们都知道,年纪越大,抵抗力越差。
各种疾病容易找上门来,频繁感冒、便秘或腹泻、内分泌代谢失衡、周身疲劳乏力、失眠健忘、多梦、烦躁等。
这些都意味着,身体发生意外的风险增大。
那么为什么抗病能力会变差呢?
01健康账户
人体出现老化是自然规律,而衰老的速度则受到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的影响。
如果把我们的身体比喻成银行,那么健康就像一个账户,医学上将其称为“稳态储备”。
维持健康账户的收支平衡来保持稳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凡是有利于健康的因素,都可以增加账户的储备,比如适当运动、补充膳食营养等。
而危害健康的因素,如不良的生活方式,,包括抽烟、酗酒、熬夜等,则一直在消耗着身体的储备。
而年龄的增长,本身就是一种慢性消耗。
大体来说,由孩童长大,到个体成熟再到逐渐衰老,从这个健康账户里被调取出来的,用于维持身体正常运作的成分增多;
也就是说,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剩余的可用于应付“灾害性打击”的生理储备逐渐减少。
就好比你的存款越少,你遇事遭受打击的压力就越大,健康也是一样的。
下图展示了稳态储备,随着年龄衰减的规律,为了维持稳态,中老年人已经最大程度地调用了生理储备。
当最小的危害都扛不住时,即为衰弱状态。
随着年龄增长,人们的身体渐趋衰弱,对抗各种意外打击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差,能够调用储备重新回到稳态的能力也越来越弱。
即便是最小的打击也可能透支可用储备,导致身体跌下悬崖,进入“险境”。
这些被称为“险境”的不幸事件,包括死亡、心博骤停、住院、意识模糊及失禁等。
这就是为什么有时一场小小的感冒,就能将一位平时看着身体还不错的人击垮。
02来自身体的呐喊
为何年纪越大,身体越禁不起风吹雨打?
某研究比较了同样发生心跳骤停的,年轻患者和老年患者,发现年轻患者心跳骤停前24小时的急性生理学评估分数(这个分数越高,代表各项健康指标偏离正常越远)显著高于年纪较大的组。
此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心跳骤停,所需的稳态偏离值更小。
也就是说,稍有风吹草动,轻微的偏差都可以导致年龄大的人,发生不良事件。
而越年轻人,身体储备越好的人,抗击能力越强。
举个例子,年纪尚轻的人得了肺炎、泌尿系统感染、消化道溃疡等,通过恰当的治疗大都能够痊愈。
而年纪越大的人患有上述疾病,不仅康复慢、容易复发、病死率高、还有可能引起大脑功能紊乱,表现为意识模糊和健忘
这是因为躯体疾病或治疗用药引起全身反应,导致年纪大的人大脑“抗意识模糊储备”耗竭,很容易破坏稳态,进入谵妄的“险境”。
总之,年纪越大,生理储备明显丢失越多,就是健康账户见了底,使其不能耐受较小的打击从而变得衰弱,对很多疾病更加易感、更难痊愈。
03如何增加健康账户的“储备”
一方面,通过消除对身体有害的因素,如吸烟、酗酒、熬夜、中年肥胖、血管性危险因素,来减少非自然损耗。
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尽量多做对身体有益的事情,比如营养均衡、适当的身体锻炼、益智训练、良性社交、摄入足够的补充剂等来增加健康账户的储备。
高纯度的NMN补充剂,能够有效补充细胞内流失的“损耗”,帮助身体修复DNA,防止射线的伤害,促进代谢,增肌减脂,改善外观、听力视力下降等。
能帮我们尽量延缓衰老、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