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失眠的朋友们,很多人都说自己定不下来,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定”字,通过说文解字,让大家知“定”而“定”,只有定下来,才能静下来,才能睡个好觉。
在失眠中修行,我们追求的是修成正道,或者我们尽可能地接近道,如何接近道呢?《大学》里面说得好“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翻开说文解字,根据解读,定这个字的本意就是足停留在房子里,指的是人停在房子里,安居其中,很形象地说明了定的本质,就是身体要停下来,人一辈子都在匆忙地追求某些东西,追到了就开心,得不到就难过,喜怒无常悲喜不定,所以人的苦难就是这种“不止”导致的,适时的学会止步,是人生路上的该有的节奏。
是否有眠友问,定不是指的心定吗?怎么是身定了呢?其实这是有个先后顺序的,身心本一体,身体是心灵的载体,心灵是身体的内涵,而人的心灵虽然是无形的无可琢磨的,但毕竟依附于身体,身体若能定下来,心灵自然慢慢也能静下来,这是由外到内的;在修行打坐的功课上,大当家的经常讲,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慢慢的身体就放松了,神经放松了,身心就安宁了,这是从内到外的作用。其实很多时候人心不可捉摸,更不可控制,越控制思维越混乱,很多人就是因为太过于强迫自己,造成了强迫思维,诱发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因此我们更容易让身体定下来,大当家的说自己以前学习打坐的时候,总是心猿意马,心浮气躁,很难安定下来,后来听高人指点,就采用定身的方式,比如让自己盘腿坐下来后,身体保持一定的姿势,坚持不动,过一段时间双腿很疼,慢慢的浑身开始摇晃,如果继续坚定信念坚持下去,慢慢的腿疼消失,双腿开始发麻,麻痹到自己哭笑不得的感觉,继续忍受这种感觉,慢慢的麻痹消失,双腿开始发冷,继续不闻不问,慢慢的双腿开始发热,此时身体开始出现轻安现象,心里的杂念慢慢的也开始消失了,心慢慢就静了下来。
所以这个知止而定,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学会了停止就能安定,定下来心才能静,试问一个身体浮躁的人,心怎么可能静得下来,所以定身静心,这是有先后顺序的,也是修行的次第问题,很多人没有六祖坛经里面的那种直接明心见性的天赋,大多数芸芸众生,只适合这种慢慢的修行,事实上定的意思绝不仅仅是停留在房子里不动的意思,其实定的引申义为不动于身,我们俗人忙忙碌碌一辈子,就是我们让我们的身体舒服,这是人的欲望和贪婪心导致的,所以我们要消除这种欲望,比如想穿好看的衣服,想吃美食,想看美景,想闻花香,这本无可厚非,但不可沉迷其中,不动于身就是指不让身体陷入享受的陷阱中。
什么是有所为有所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