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疾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刘方平月夜抒发的是春情再看他的春怨
TUhjnbcbe - 2023/8/26 19:09:00
怎么控制白癜风发展 http://m.39.net/pf/a_7640572.html

月夜的情思

《月夜》唐·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这首诗前面两句写夜景:在一个静谧的春夜,柔美月色下的人家小院,因为月光斜照,有一半明亮,一半的阴影。接着写景视角切换到天上,北斗星和南斗星都已经横斜。三四两句转合,诗人说他之所以知道春天天气要变暖了,是因为听到了春天第一声虫叫,因为虫声透过绿窗纱传了过来。

此诗写春月、夜景,非常的静谧和谐,具有一种蒙胧美。我是特别喜欢后面的一句。这是诗人用心体察大自然而得到的,这里用到一个虫声的意象。试想,在一个静谧安详的深夜,传来一声清脆悦耳的虫声是什么体验?从写法上看,以动写静,更添其静,虫声自然就给人以清新的感觉了。特别是一个透字,虫声通过绿窗纱传递过来,就把那种通透感、灵动感刻画得很微妙。这些都说明作者的体察非常的细微,描写非常的细腻。一个新字,写出了清新的感受,又包含作者的欣悦之情。可知作者具有一颗诗心,他是非常热爱生活的。

关于绿窗

这样来理解这首诗,基本上这样没错,但是深入思考,我们还发现有一些更深层的东西。主要是里面有个意象比较特殊。那就是绿窗,绿窗这个意象在诗中一般指代女子居室。比如:

韦庄的《菩萨蛮》:劝我早归家,緑窗人似花。温庭筠《菩萨蛮》: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王实甫《西厢记》:绣帘风细,緑窗人静。

在上面的几首诗中,绿窗都是指代女子的居室、闺房。韦庄早年有一段时间流落到江南一带,他曾经写下过“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美好句子,写出一个游子漂泊异乡的状况。他想家的时候,就写下了那首“劝我早归家”的呐喊,这是从他妻子的角度来写的,他想象他妻子思念她,所以劝他早点回去,其实正是因为他有强烈的思乡之情,才有这样的想法。这是古诗常用的手法。就是从对方来着手,通过替对方设想,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如果真是这样,从绿窗的意象看来,可以推断,诗人好像不是在写自己,诗中的主人应该是女的,诗人是代女子来抒情的。

关于刘方平

我们再来看看刘方平这个人,通常我们对刘方平这样的小众诗人的了解是比较少的。

刘方平生卒年不详,河南洛阳人。唐天宝年间诗人,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未考取,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身未仕。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其诗多写闺情,乡思。《唐才子传》。其诗多五言乐府,善写闺情宫怨,时有清丽之作。

在《唐诗三百首》收录了刘方平两首诗,《月夜》是其中的一首,还有一首是《春怨》:

《春怨》(唐·刘方平)纱窗日落渐*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金屋无人”用的是汉武帝金屋藏娇的典故,这一首是很明白就是写闺情宫怨的。在唐诗三百首中这两首诗是放在一起的。而且《春怨》开头就是一个纱窗的意象,看来诗人很喜欢写纱窗这个意象。从以上两方面看来这《月夜》很可能就是一首写闺情的诗,诗人站在一个女子的角度,想她所想。

在一个更深夜半的时候,北斗阑干南斗斜的时候,说明夜已经很深了,往往写这种深夜的感受,古诗中一般都代表主人是失眠的,为什么呢?注意古代和今天不一样,古人基本上天黑就睡觉,很少点灯的,而电灯的发明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诗人在这么静谧安详的夜晚很明显不是为了加班赶文案,也不是看手机追剧。这么细腻的描写,就是困于春情而导致的失眠,写的就是一个女子独自在闺中。她因为百无聊赖,所以看着这夜色月光,看着天上的星星,时间一点一点地流逝,稍有动静稍有变化她都能有所察觉。突然这晚上她听到了一声虫鸣,一个新字,说明了这是新的一年里听到的第一声。说是第一,肯定有比较的。昨晚没有,前晚也没有,今晚才有的,才能叫做新;也说明了她不是今晚才失眠,而是一段时间以来每天都是失眠,每天都百无聊赖到深夜,这就是一种春情。

关于春情

大家试想,一个人独守空房,从冬到春,从万物寂灭到恢复生机,女主的内心在想什么?每个人都可以去联想。古人由外物起兴的传统的,比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听到两只鸟在叫,就感慨道窈窕淑女,女子好逑,物犹如此,人何以堪?这就是被虐的感觉,单身狗听到两只鸟在叫就被虐了,所以女主听到虫声显然也被虐了。

我们知道,冬天到了,一些蛇虫什么的爬行小动物就会钻到地里,隐藏起来冬眠,到了春天,大约到农历二月份,它们就会逐渐苏醒,小虫蠢蠢欲动了,代表春天来了,万物开始萌动了。虫子闷了一冬天,现在都叫了,那女主还是这么闷着,也不能大喊一声,内心的苦闷无处抒发。这就是春情。正如打油诗《牛山四十屁》那样直接写道:

春叫猫儿猫叫春,听他越叫越精神。老僧亦有猫儿意,不敢人前叫一声。

这首打油诗非常直接粗暴,但是戏谑自嘲中道理是非常清晰的了。

含蓄之美

什么是春情?自然很难描述,每个人的体会不一样,所以诗人不能直接说是什么感受,这里面有什么故事,我们都不知道,可能是思念丈夫,还是思念情郎,还是感慨年华易老……

所以,只能是描写她所处的状况,让读者去想象,每个人想的都是不一样的,同一个人不同的时间想的也是不一样的,你白天读的时候是一种感受,夜深的时候读的时候是另一种感感受。现在读的是一种感受,将来读的又是一种感受,还会随着你的阅历的增加,又会有新的感受。

这就是一首好诗的的样子,非常的含蓄蕴籍,它善于写景,创设一种意境,写月夜的优美朦胧,让你沉浸在美好的意境当中,自己去体会去品味,好诗就是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

这是我读这首诗的心得体会,现在和大家分享,欢迎大家一起共同探讨。而且我说是可以这么理解,但不是说一定要这么理解,好诗,好在哪里?就是它可以有多重理解。可以让人细细品味,蕴籍无穷。

1
查看完整版本: 刘方平月夜抒发的是春情再看他的春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