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哥德堡变奏曲的故事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在哪里如何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60805/4925640.html
《哥德堡变奏曲》的故事

谈古希腊与中世纪的音乐美学思想

西方音乐史最常考的个简答题

古希腊音乐理念对音乐艺术的影响

《音乐美学基本问题》复习题

古希腊的乐器与主要音乐体裁

古希腊的音乐思想及其代表人物

古希腊音乐研究资料综述

西方音乐史详细年表(一)

西方音乐与西方文化(一)

西方音乐史年表

福克尔(NikolausForkel,-)的《巴赫的一生、艺术及其作品》记载:大约在-年间,当时俄国驻德累斯顿的大使凯塞林克伯爵(HermannCarlvonKeyserlingk,-)由于患上失眠症,于是要自己的羽管键琴演奏家哥德堡(JohannGottliebGoldberg,-)去找当时住在莱比锡的巴赫,希望巴赫能写出一些曲子,好让哥德堡在自己睡不着的时候演奏,借以消磨漫漫长夜。这位凯塞林克伯爵是巴赫的老朋友,曾经为巴赫争取萨克森宫廷作曲家的职位出过力,而这位哥德堡更是巴赫的学生,所以巴赫很快就写好了这部作品,并由哥德堡首次演奏。这部作品的原题是《包括一首咏叹调及其变奏的键盘练习曲,为双键盘的羽管键琴而作》,由于福克尔记载的这个小故事,后世便改称之为《哥德堡变奏曲》。△古尔德演奏《哥德堡变奏曲》(年)《哥德堡变奏曲》的结构很特殊,也很精巧。全曲分32个部分。最开始是一段咏叹调(Aria),然后以这段咏叹调为主题,巴赫对之进行了30次变奏(Variation),可以说极尽巴洛克音乐之技巧,将复调音乐的绚烂发挥到了顶点,变奏之后,乐曲返回到一开始的主题上,给人一种循环不已,无始无终的感觉。正好符合伯爵打发长夜寂寞的需要。作为主题的咏叹调是一首萨拉邦德舞曲(Sarabande),曾经在巴赫献给自己的妻子安娜·玛德琳娜(AnnaMagdalenaBach,-)的曲集中出现过。△杨燕迪讲解巴赫《哥德堡变奏曲》(上)据说,凯塞林克伯爵在听了哥德堡的演奏之后,非常喜欢这部作品,并送给巴赫一个装了枚金路易金币的奖杯作为报答,这几乎相当于巴赫当时一年的工资。不过在后来的岁月里,这部《哥德堡变奏曲》和巴赫的其它作品一样,渐渐被人遗忘。直到年,《哥德堡变奏曲》才被第一次当众演奏。这里面的部分原因是由于钢琴已取代羽管键琴。而钢琴只有一排琴键,以前在两排琴键的羽管键琴上左右手可以反复上下互换,在钢琴上做到这一点则较为困难。不过当听众第一次听到这样美妙的乐曲时,还是为其美妙的旋律所感染。现在《哥德堡变奏曲》已成为各国钢琴家们最喜爱的乐曲之一。△杨燕迪讲解巴赫《哥德堡变奏曲》(下)历来演奏《哥德堡变奏曲》的名家数不胜数。比较著名的如年首次当众演奏它的波兰著名羽管键琴女演奏家兰多芙斯卡(WandaLandowska,-)、最先在钢琴上演奏它的美国著名女钢琴家图蕾克(RosalynTureck,-)、加拿大著名钢琴怪杰古尔德(GlennGould,-)等。兰多芙斯卡是谈巴赫音乐时不能不提的人物,是她以一人之力将几乎失传的羽管键琴演奏重新振兴起来,而且巴赫的另一部键盘乐巨著《十二平均律曲集》也是由她在年代完成了首演。古尔德更是20世纪后半叶国际钢琴界最知名的演奏家,他在年以特立独行的方式演奏《哥德堡变奏曲》一举成名,后来又在年以更深邃的方式重新演绎《哥德堡变奏曲》,随后就英年早逝了。他的一生就像是《哥德堡变奏曲》中的主题一样,以此始,以此终。

热爱巴赫,记得读书

※免费巴赫群开放加入:只要您拥有任何巴赫图书,都可加入巴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