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脾两虚。现在这种情况的人非常常见,门诊上遇到很多人他不光有失眠的问题,还伴有明显的脾虚问题。比如说稍微吃点油腻、不好消化的就会肚子胀、并且大便常年的糖稀不成形、舌头两边全是齿痕。总是觉得头晕没劲儿,甚至有时候觉得头昏昏沉沉的不清醒,嗓子里面有很多痰。这些表现多半就是心脾两虚了。
心脾两虚的情况下我们最常用的有归脾丸,门诊上我还会经常教大家按摩三阴交穴来健脾安神。三阴交穴在我们的内踝尖往上3寸,约4指宽,其中一骨头被压在胫骨的外侧,三阴交的穴位就在胫骨的后缘附近,这也是我们治疗失眠的一个非常常用的穴位。
第2种情况,心肾阴虚。这种情况下通常会伴有明显的口干、手脚心发热、心里烦躁;晚上睡觉还容易盗汗;伴有舌红、苔少等这一系列的阴虚表现。
这种情况下常用的中成药有天王补心丸。除了它之后常用的穴位有照海穴。这个穴位是通阴跷脉的,肾经上最常用的安神穴位。照海穴在我们脚的内踝间的下方凹陷中,我们可以揉或者点按感觉到酸麻胀,坚持10到15秒钟,连续做2到3次。
第三种情况:很多人白天如果碰上烦心事儿感觉心烦抑郁,琢磨来琢磨去的睡不着觉,甚至感觉胁肋部有胀痛,心情特别差。这种情况多半就是因为肝气郁结导致的失眠。我们常用的中成药有解郁安神颗粒、安乐片等都有比较好的调理效果。搭配的穴位叫太冲穴。太冲穴在我们脚的大趾和二趾之间缝隙向上推,推到推不动了,这个就是我们的太冲穴了。
所以说如果我们想调节失眠的问题,不要光想着一个穴位就搞定它,一定还要记着。中医辩证看看你到底属于哪种类型的失眠,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我们选择合适的药物,合适的穴位来搭配使用,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