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1.很多人连着多天失眠的很大原因,来源于“害怕睡不着”的紧张感。很多慢性失眠的患者一开始可能是因为工作、学习上的焦虑影响了睡眠。后来就对睡眠特别在意,焦虑的对象就转移成了睡眠本身。越担心睡不好结果越睡不好,越睡不好越担心,于是就进入了死循环。要解开这个死结,需要降低自己对睡眠的预期。焦虑的时候就想想,失眠死不了人,不要担心少睡一两个小时。
2.不是每个人都需要8小时睡眠,睡眠时长是由一个人的基因和生理决定的。有的人每晚只需要睡4-6小时,也有的人每天一定要睡上10个小时。所以,不要因为每天没有睡够8小时而焦虑。
3.“早睡早起身体好”并不适用所有人。人类天生就有早睡早起型和晚睡晚起型两种睡眠节律。可以尝试在休闲的一天,按照喜欢的方式安排一天的生活,不要做特别刺激或者挑战的事。然后在感到困的时候睡觉,睡到自然醒。记录下整个的时长和节律。找到以后就尽可能地按照这个节律作息。最重要的一点是早上一定要在同一时间起床,醒来后就立即起床,绝不赖床。晚上困了再上床,不困不要上床。
4.午睡,是用来弥补睡得不够,而不是睡得不好的。睡眠效率是用晚上睡着的时间除以在床上躺着的总时间得到的百分数,好的睡眠效率应该达到90%以上。如果晚上睡得不好,睡眠效率本来就不高,第二天就尽量避免午睡。这是为了将睡眠驱动力积累起来,到晚上一起释放。如果晚上的睡眠效率已经很高,但因为必须早起,睡得不够,这种情况是可以通过午睡来缓解困乏的。但午睡不要太长,一般20就可以,不要超过30分钟。
5.在快速眼动睡眠期,我们很容易从睡眠中醒来。实际上,每天晚上醒来10-30次属于正常现象。但某些时候由于醒来的时间非常短,我们甚至不记得醒来过。所以不要因为半夜醒来而有心理压力,继续睡就好。
6.睡前一小时找到睡前仪式感。如果你能建立睡前的例行程序,并且总是按照相同的顺序行动,比如散步、洗澡、看书、冥想之类的,这些将营造更多的与睡眠的固定联系,甚至可以让你一倒在枕头上就很快入睡。你的大脑非常善于自动化处理,比如用这种睡前程序,建立起简单积极的联系,将床仅仅与睡眠联系在一起,而不是与刷手机、玩游戏联系在一起。这种方法叫做“认知行为疗法”,这是一种常见的用来治疗失眠症的方法。
7,宽心,调节自己的心态健康避免过度的焦虑,一个人任何时候都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好心态,不要因为一些小事情影响自己的情绪,造成晚上失眠的情况就得不偿失了。
8、呼吸助眠:通过正念呼吸缓解大脑疲劳。具体方法:A、坐位,双脚平行向前,头正位,看向前方,下巴微收,藏咽,舌头抵住上腭;背挺直,腹部放松;上身与大腿、大腿与小腿、小腿与脚掌基本呈90度;肩自然下沉,手放大腿上。B、用心感受身体与周围环境的接触。C、进行深长而缓慢的呼吸,用鼻深吸气,同时鼓起肚子。然后用口慢呼气,屏息1秒。用心感受与呼吸有关的感觉。然后继续下一次呼吸。练习5-10分钟。
9.找自身的内部因素,比如我们的身体、生物钟,这就需要我们去调节。可以是营造一些仪式感的环境。比如拉好窗帘、做做适量的运动、泡泡脚、点点香薰、读读书等,就是让自己的身体知道要睡觉了。
10.多吃一些酸枣仁,核桃,莲子,桂圆等食物,不要吃葱,姜蒜,辣椒等刺激性的食物,不要太剧烈的运动,避免过度的兴奋,激动,服用谷维素等药物。要保持心情舒畅,多吃一些苹果,香蕉,葡萄等水果,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睡前两小时之内都不要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