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与年龄有一定关系,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睡眠模式发生变化,表现为夜间睡眠浅而易惊醒,睡眠中出现多次短暂的唤醒和早醒,NREM睡眠第3、4期缩短或缺乏,睡眠效率下降;有些老人出现睡眠时相提前,表现为早睡早醒;也可出现多相性睡眠模式,即睡眠时间在昼夜之间重新分配,夜间睡眠减少,白天瞌睡增多,经常小睡。这说明老年人获得深睡眠和长时间持续睡眠的能力下降,而不是睡眠需要量的减少。
老年人失眠的治疗原则为积极治疗原发病、注意睡眠卫生、调整睡眠节律和适当使用催眠药。莫得等采用随机安慰剂对照方法对比78例老年失眠患者的行为和药物治疗结果,探讨单独或联合行为和药物治疗对于老年人失眠的效果,结果表明,3种治疗都比安慰剂有效,联合治疗比单独任何一种治疗更能改善睡眠。联合治疗组入睡后觉醒时间减少百分数最高(63.5%),其中分别为认知行为治疗(55%)、药物治疗(46.5%)和安慰剂治疗(16.9%)。随访显示采用行为治疗者临床获益持久,单独药物治疗者则不持久。结果提示,以改变不良睡眠卫生习惯、对失眠的错误认识、错误态度为目的的治疗对老年失眠有效。与药物治疗比较,行为治疗虽然耗费时间较多,但疗效持久,值得推广。
老年人使用苯二氮卓类催眠药物时宜选用奥沙西泮、替马西泮或氯甲西泮等,且用成年人的半量;对于同时存在慢性肺功能障碍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应慎用苯二氮卓类催眠药,以免引起呼吸抑制;在准备停药之前先缓慢减量,避免出现反跳。对于已经产生依赖的患者,特别是长期使用催眠药物的老年患者,医院强行撤药,此时,可以小剂量长期使用。当然,如果能够结合心理治疗、抗抑郁药和β受体阻滞剂戒除药物依赖性则更好。褪黑素可不同程度改善老年人的睡眠障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