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秋雨。
这一场秋雨已经下了几天几夜,似乎还没有停止的意思。雨幕中逐渐升起一片迷雾,时隐时现。
突然一阵微风吹过,原本有序的雨开始站不住脚,变得歪歪斜斜,看起来飘忽不定。
这天气行人本来就不多,加上下雨,行人更是少的可怜。
透过迷雾,依稀可以看见一个人,准确的说是一个人的背影。
天不热,下着雨,在这样的环境中坐上一小段时间,脚、身上必然会发凉,身体也会因为在低温中保持不动而变得麻木。
所以,很多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在这样的温度下是坐不久的。
从背影看过去,这个人的身子坐得那么笔直,透过他的背影似乎可以看到他脸上的精神和宁静。
这个人他坐在秋风里、坐在秋雨里,似乎就跟坐在春日暖阳里一般。
这时候一辆轿车驶入旁边的停车场,这里是闹市、又是公园,平时人流量本来就不少,因此停车场离公园并不远。
车里走出一个男人,这个男人看起来三十多岁的样子。脸色很冷漠,从这个男人的走路姿势、脸色、外表、气质来看,这个男人无疑是一个成功的男人,无论是事业还是家庭都必然有不小的成就。
这个男人冒着雨下了车,走向坐着的那个人。
看见这个男人,原本一动不动坐着的那个背影终于动了一下。于是不难判断出,坐着的那个男人比下车的那个男人大得多。
下车的那个男人冷着脸,语气却不冷,道:“爸,你怎么又跑到这里来坐着?”
原来这俩人是父子。
他的语气虽不冷,只不过语气中还是不着痕迹的隐藏了一丝抱怨。
老人道:“小林子,你怎么来了。”
年轻的那个人显然就是老人口中的小林子。
小林子道:“爸我来找你啊,我回家听翠婷说你出门很久,没见回去,我就猜到你是到这里来了。”
老人似乎有点生气,口中道:“我又不是小孩子,出门晓得自己回家,不用你来找我。”
小林子听见老人语气中的气意,只好让自己的语气变得更加缓和。
老人又陆陆续续说了一会,父子俩这才一起离开。
老人姓林,别人都叫他老林。
老林妻子去世得早,老林前半生都生活在农村,后来儿子考上了公务员,在儿子的的强烈要求之下,老林不得不卖掉农村的房子跟着儿子小林子来到大城市生活。
到大城市生活对于许多人来说是梦寐以求的事情,对于老林来说却不是。
因为,老林一到城市就病了。
老林一到城市就失眠了,失眠也是一种病。何况老林的失眠与别人不同,别人失眠是指每天每夜都失眠,老林的失眠却主要体现在下雨天。
一到下雨天,下雨天的晚上,老林就失眠了。
老林平时也没什么事,所以每遇到天下雨,老林就会到小区附近的公园去坐着,一坐就是一天。
老林到公园也不做什么,甚至不跟别人打招呼。就单纯的在公园里的小亭子下面坐着,一动不动的坐着,连每次坐的位置都是一样,一坐就是一整天。
这样的事已经发生了很多次了,发生在过去的每一个下雨天。
所以小林子才能准确无误的找到老林。
今天又是一个雨天,雨很大,往常这个时候老林必定又坐到了公园亭子里面。
今天不一样,今天老林没有坐在哪里,坐在哪里的却是老林的儿子小林子。
老林本来是要来的,可惜被儿子小林子挡在家里。
所以来的才是小林子。
小医院检查过了,检查结果显示老林一切都正常。也送去看了心理医生,同样没什么效果。
今天小林子实在是无计可施,才来这个小亭子找找原因。
小林子已经在这里坐了有段时间了,可是除了雨声和看见偶尔有没带伞的人被淋成落汤鸡的样子,小林子并没有发现其他的东西。
就在小林子失望透顶,站起来准备走的时候。
他终于听见了一声“咚”的声音,这一声“咚”的声音就像是敲在小林子的心上。紧接着又是“咚咚咚”的声音接连不断的响起,或者说这些“咚咚咚”的声音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只是一开始小林子的注意力都在周围的环境和雨上,以至于忽略了头顶传来的声音。
小林子的眼里逐渐露出笑容。
小林子重新坐下,他坐得跟老林一样的笔直,神情也跟老林一样的精神和宁静。
小林子静静地的听着,听着头顶传来的那些“咚咚咚”的声音,他的思绪却回到了许多年前,那时候家里居住的还是瓦房,每到雨天都能听见雨击打在瓦片上的声音,那声音正是“咚咚咚”的。
小时候小林子最喜欢的就是下雨天,尤其是下雨天的夜晚,听着头顶传来的“咚咚咚”的声音就像是听着一首很有节奏的摇篮曲,那时候下雨天的夜晚小林子从来不会失眠。
后来到了大城市每到雨天听不到熟悉的“咚咚咚”的声音,小林子很长一段时间睡眠都不好,总觉得心里空空荡荡的,似乎少了一些什么。
自己只是住了短短的十几年,都要经过很长的时间去习惯、去适应。
而父亲在到大城市来之前一直住的就是瓦房,这个住了一辈子瓦房的老人,需要多长时间才能习惯?才能适应呢?
这个答案很可能是一辈子也没法习惯、没法适应啊。
小林子陷入了沉思。
也不知过了多久,雨逐渐变小了,小林子才终于站了起来,走入雨中。
小林子看着亭子上方的瓦片,深深地鞠了一躬。
虽然小林子觉得鞠一躬并不足以表达自己内心的谢意,可是对于一座亭子小林子实在想不到刚好的办法去报答它。
因为,这座亭子不但让他找回了久违的童年,同样也让他找到了治疗父亲失眠症的方法。
龙澜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