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我院麻醉与重症医学团队近年来在精神科、麻醉科和神经内科会议上陆续介绍了我院在失眠障碍治疗方面取得的进展。近日,在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转化医学学组主办的麻醉与睡眠研讨会上,该团队派出多人就失眠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做相关学术报告,并通报了对睡眠结构进行调控的最新认识和实践结果。据悉,这是第一次报告通过调控睡眠结构治疗顽固性失眠,引起与会者强烈兴趣。
(人民网、光明网、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转化学组报道)由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转化医学学组主办的“麻醉与睡眠医学研讨会”于年12月3日在北京召开。
刘辉做杂志俱乐部
方七五博士做学术报告
王东信主任做改善围术期睡眠的报告
安建雄做病人自控睡眠与多模式睡眠的学术报告
李天佐书记做会议总结
中医院麻醉与重症医学中心、中医院失眠研究室刘辉医师就两篇重要基础研究英文论著做杂志俱乐部;继而由中医院麻醉科副主任方七五博士就某些镇静药镇静以外的作用做文献回顾和临床发现介绍;本次研讨会特约邀请讲者、我国著名麻醉与重症医学医生科学家、医院麻醉与重症医学科主任王东信博士以“围术期睡眠”为题做特别演讲;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转化医学学组副组长、中医院院副院长、麻醉与重症医学中心主任安建雄博士做“麻醉医生与睡眠”学术报告。安建雄着重介绍了“病人自控睡眠”和“多模式睡眠”等失眠治疗创新工作。安建雄介绍说,传统安眠药不仅不能恢复人类正常睡眠结构,还会引起依赖、成瘾等严重健康问题;服安眠药的老人容易跌倒和骨折;新近研究还发现,服用安眠药人群死亡率比不服用此类药物高出四倍,癌症发病率也明显增高。
北京医学会转化医学学组奠基组长,首医院*委书记李天佐教授在会议总结发言时指出,现代医学中,包括手术和麻醉等许多医疗行为都会给机体带来伤害,并进一步引起应激、免疫和炎症等损伤和修复反应。而此次研讨会邀请的几位讲者主要以保护和修复机制为出发点,围绕睡眠问题进行讨论,无疑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所涉及到的居家医疗和人工智能等理念和实践,都代表了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
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转化医学组成员、医院麻醉科主任及部分核心期刊编辑部负责人等参加了研讨会。
会议还透露,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转化医医院麻醉科主任刘进教授将于年2月18日下午来京做“临床医师与转化医学“的邀请演讲。
身心护佑健康同行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