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俗语,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句话是否有科学依据,是否是伪科学?那如果是真的,运用在教育领域,是否可以理解为男女搭配,学习不累?
今天我们就跟随这个话题,来聊聊异性效应,以及如何利用异性效应来提高孩子的学习动力。
异性效应:男女搭配效率更高
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心理学研究也证实,有男女两性共同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参与者会更愉快,更有干劲,表现更出色,这就是异性效应。心理学家还发现,在一个只有男性或女性的工作环境里,即便条件再优越,自动化程度再高,人都都容易疲劳,并且工作效率不高。
美国宇航局也曾进行过一项有趣的研究,在太空飞行中,60.6%的宇航员会出现头痛、失眠、恶心、情绪低落等症状。经心理学家分析,这是因为宇宙飞船上都是清一色的男性。之后,宇航局为了克服宇航员的这些症状,在执行太空任务时特意挑选一位女性远航员加入,结果,宇航员先前的不适症状消失了,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便是典型的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异性效应在起作用。
异性效应在现实生活的体现
1.改变少数学生的不良行为。
男女学生都希望自己在异性眼里是完美的、优秀的、具有人格魅力的,因此,为了在异性面前留下好形象,他们就会克制自己和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例如,青春期的男生为了凸显自己的个性,让染上了吸烟的恶习,老师、家长怎么管教都不管用。后来班主任在班会上让女同学发表对男生吸烟行为的看法,女生会吸烟这种行为普遍持反对态度,甚至表态不会找吸烟的男朋友。后来,男生吸烟的行为也就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2.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
一个有管理经验的领导往往会在团队里设置一定的男女比例来获得工作上的成功,特别是一些性别较为单一的部门或者单位。如教师团队,为了避免出现三个女人一台戏的现象,往往会平衡性别来营造更好的团队氛围。还比如学校老师在安排座位时,通常是一男一女为同桌,这就是利用了异性效应。
异性效应产生的原因。
1.男生在女生面前更有成就感
研究表明,男生会比女生更有表现欲和征服欲,潜意识里希望得到异性的赞美和欣赏。如果男生得到了女生的认可和称赞,自我认同感就会直线上升。在学习上表现为男孩子的成就感会超过学习本身带来的疲劳感,所以能让学习更有持续性。
2.女生因为男生而有安全感
女生因为受性别因素的影响,心思比较细腻,所以纯女孩子的交往有时候难免会因过于小心翼翼而有疲倦感。男孩子天生比较粗线条,做事比较不拘小节,比较放得开,性格大大咧咧,跟男孩子一起不用在意过多的细节,所以某种程度上,女生跟男生相处会更有安全感,更加放得开。
此外,遇到困难的时候,出于攀比心的较劲心理,女生一般不会轻易找女生解决问题,会有一种我不如她的心理,但是如果跟男生救助,就会自在很多,不会彼此较劲。
如何利用异性效应提高孩子的学习动力
1.利用异性效应,取长补短。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受社会性别意识的影响,男孩子大多抗压能力强、风险承受能力好、勇敢刚强、不计较得失、行为主动,但是在课堂上容易坐不住,考试或者做题的时候也容易审错题或者写错答案。女孩子心思比较细腻,做事比较谨慎,但是就容易输不起和自卑,常常处于被动的状态,女孩子容易受到完美主义的影响,考试一旦考砸就很难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所以让孩子搭配着学习,让他们互相学习,男孩子学习女孩子的小心谨慎,女孩子学习男孩子的抗压能力。长期以往,学习会更加有动力。
2.利用异性效应,提高学习和活动效率。
调查研究表明,女孩的大脑对于语言会加工得比男孩更加缜密。因此女孩一般会比男孩更早开口说话,并且表达的内容也更加复杂。进入学龄阶段后,女孩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会强于男孩。男孩的空间思维能力会强于女孩。一般而言,男孩的数学成绩会高于女孩的数学成绩,尤其是在几何领域。法国一项针对2岁孩子的对比研究显示,21%的男孩可以用积木搭出一座桥,而只有8%的女孩可以完成这项任务。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异性效应,让他们一起学习,充分利用双方的思维特点,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和活动效率。
3.利用异性效应,在学习上互相激励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效果更为明显。实验表明,叛逆期的孩子在学习上经常跟老师、家长反着干,你要我学这个,我偏不!的现象十分普遍,但是如果有女孩子帮忙带动学习,男孩子的成绩会上升得很快。在异性效应的驱使下,男孩子往往会鞭策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而且在学习上会更具主动性和探索性。女孩子在男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也会让自己更加刻苦学习,并且会通过多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库,让自己更具涵养。异性间在学习上的相互激励成为男女同学学习上的动力和润滑剂。
4.利用异性效应,互相学习思维方式
男生的思维方式为阶梯思维,解决问题的方式一般是线性的,即解决完一个问题以后在解决下一个问题,如果第一个问题问题尚未解决,那么他们就会一直停留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上,一般不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