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原创余周伟睡眠与科学收录于合集#午睡3个#职场23个
你现在吃过了中饭,打了个哈欠,想着要不要去午睡一下。
你躺下,闭上眼睛……
一觉醒来,准备继续下午的工作。然而,你却发现自己头脑昏昏沉沉,完全不在状态。你内心疑惑:怎么睡一觉起来反而更崩溃了呢?
最常见的原因在于:你午睡的方法不对。一个成功的午睡,最重要的就是俩字:时间。
这里的时间包括2层含义:
午睡时长。
午睡的时间点。
先说午睡时长。
假设,你现在吃过中饭,接下来有5种选择:
不午睡
午睡5分钟
午睡10分钟
午睡20分钟
午睡30分钟以上
你觉得,哪一种方案对下午的状态最好呢?
研究结果发现,选择午睡10分钟的人在醒后整体认知表现最好,而且,这种好处会持续长达分钟(2个半小时)。
其次是选择睡20分钟,这部分人在醒后表现也还可以。
午睡5分钟怎么样呢?时间太短,与完全不午睡的对照组相比,5分钟的午睡并没有带来多少好处。
更糟糕的,是午睡超过30分钟那组人。睡得太久的话,醒来后你反而容易出现“起床气”——头脑昏昏沉沉。这种现象叫做“睡眠惯性(Sleepinertia)”,
睡眠惯性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短的十几分钟,长的会有1小时,从而影响你下午的工作状态[1]。
为什么会有“睡眠惯性”?这要从睡眠周期说起。
表面上看,睡觉是一闭眼一睁眼的事情,其实没这么简单。
整个睡眠过程,是由4种有着不同脑电图特点的“睡眠阶段”组成的。刚刚进入睡眠时,是两个浅睡眠期(N1和N2);然后进入深睡眠(N3)。最后,进入一个非常特别的阶段,叫做“快速眼动(REM)睡眠”。绝大多数生动的梦境就发生在这一期,因此,“快速眼动期”也常常被人叫做“做梦期”。
这4个阶段每过一段时间就循环一次,平均来说,大概每90分钟一个循环。
(红色:深睡眠;黄色:做梦期)
当处在浅睡眠期的时候,你是比较容易被唤醒的。如果你进入了深睡眠,就没那么容易醒了。如果你被强行唤醒,那你就容易出现“起床气”。午睡超过30分钟,恰恰就是容易进入深睡眠的时间。
所以,如果想午睡后能迅速进入工作状态,那我建议你不要睡太久,10-20分钟最好。
再说午睡的时间点。
假设,你下午不需要按点上班,工作时间比较自由,现在有两种午睡方案:
12点吃过中饭,先去睡会。
12点吃过中饭,先不睡,等下午2点以后更困了再睡。
你选哪一种?答案是:看你想要什么。
如果你想晚上能正常睡觉,那我建议你选择第一种。研究发现,午睡时间如果太晚(比如超过下午2点或3点),那么在大概率上,会容易干扰你晚上的睡眠——不容易睡着。至于具体原因,目前认为还是和前文说的睡眠周期有关[2]。
如果你在下午2点之前小睡,那么你的浅睡眠比例会更多一些;相对的,如果你在下午3点以后再去打盹,由于积攒了更多的“困意”,你的“深睡眠”比例可能会更多,或者你会更快进入深睡眠。
这就会带来一个“副作用”:晚上的睡眠动力不太够,没那么困,在平常的睡眠时间点不容易睡着。这就好比是吃饭,下午点心吃多了,晚餐就什么食欲了。
当然,有时候我们也会利用这种“副作用”。比如,今晚你需要上夜班,或者需要加班赶个文案,那你就可以故意选择第二种方案:下午3点后去睡会。
如果没有这种需求,大多数睡眠专家还是建议:午睡时间要选择在下午2点之前。
说到这里,我要提醒一下: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午睡的!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午睡的!
如果你说,哎呀,我中午哪怕是躺10分钟都不行,起来一样是昏昏沉沉。那你不要午睡。如果困了,你需要找其他方法来调节,比如喝茶,喝咖啡,或者去阳台户外走一走(利用光线唤醒自己)。
还有,如果你晚上容易失眠,或者是那种“天生睡眠能力就不稳定”的人,白天也不要午睡。
最后给个警告:
如果你发现,自己最近的午睡需求突然变得更大了,比如说:中午或下午特别困,午睡睡得比前“死”,那你要小心是不是身体出现了某些问题。最好找医生评估下。
总结:
1、午睡不要太久,10-20分钟最好。
2、午睡最好选择在下午2点前。除非你晚上准备加班熬夜。
3、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午睡。
4、如果午睡需求突然变化,需要找医生评估。
睡眠咨询
参考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