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发现,年龄越小,睡眠质量越是好,熟睡的时间也就越长。于是,生活中对于那些爱谁懒觉的人总是有人调侃道,爱睡觉说明他还年轻,没有啥心事。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或多或少的都经历过失眠,有人说失眠是一种神经性疾病。对于这种说法不做辩白,今天我要说的是,失眠其实是一种“心理疾病”,这种心理疾病引起的失眠我们称之为:心因性失眠解决“心因性失眠”,想一觉睡到大天亮,首先要解决这6个心理因素。1、害怕心理首先我们说说什么是害怕心理,虽然说现如今到了夜晚大街小巷灯火通明,但是治安仍旧是不少,尤其对于一些上班的女性来说,夜晚加班回家总是觉得不安全,心理会产生焦虑感,尤其当遇到些什么特别的事情,当晚上自己在家的时候仍然会感到害怕,害怕的情绪导致神经兴奋,波动性大,入睡也更加困难。还有一种害怕心理就是“梦”害怕,这类人通常是连续做了几天恐怖的梦境,担心熟睡以后就会再做梦,这种“警戒”心理无疑会对睡眠质量带来不良影响。2、指责懊悔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肩膀上的责任也就越来越大,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的人当犯有错误的时候,心理压力是很大的,他们会纠结在其中难以自拔。在大脑里重演此前事件,并对自己当初没有妥善处理深感懊悔,到了夜晚就在自责、懊悔的幻想及兴奋中徘徊,久久无法入眠。3、期待心理所谓期待心理说白了就是一种“兴奋”,比如说小孩子得知明天要去春游,会兴奋得很晚才睡觉,而作为成年人则是会为了第二天的事情而担心睡过头,因而经常出现早醒,睡不沉,或者是晚上会不好,反反复复醒来,对于严重的人甚至会10几分钟一醒。4、创伤性心理所谓的创伤性心理指的是本身经历了一些事情,导致害怕懊悔的,比如说童年阴影,再比如说在夜晚曾经经历过什么事情导致害怕,而不敢入睡等。对于这类型的失眠还是要建议咨询心理医生,进行疏导。5、怕失眠心理“明天有事情,我要早点睡”,这句话是不是很熟悉呢,可是你发现没有,越是想早睡偏偏怎么也是睡不着,这就是怕失眠心理,对于这种情况,就叫做“失眠期特性焦虑”,其实“害怕失眠,迫切想入睡”的心理负担,本身就是大脑细胞的兴奋过程,所以,越怕失眠,越想入睡,结果大脑细胞就变得越兴奋,人们就更难以入睡。6、臆想性心理所谓臆想性心理失眠,指的是有些人在事情没有“盖棺定论”前总是会给很多的想象,比如说单位领导明天约着谈话,有的人在睡觉前就会琢磨,“要找我谈什么,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好,才找我谈话,是不是有什么工作调整”,这想着想着,这扩充的方面就越来越多,大脑细胞也就越来越兴奋,等到回过神想睡觉的时候,才发现已经难以入睡了。所谓“对症下药”,对比上述6个因素,你的失眠是哪种呢?其实对于“心因性失眠”,重点在于两个字“心态”,所以说要想一觉睡到大天亮,就要做到,心态平和,心态放松,心情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