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定要学会拍心包经,疏通经络调心脏,胸闷 [复制链接]

1#

大家好,我是罗奶奶。如果你经常心悸、胸胁胀满,心烦,失眠,并且手臂、肘部疼痛,腋下有肿块,如果有上述表现,在中医上讲,多见是心包经不通。我今天来教你疏通心包经。心包经是起自于胸中,从胸到手的一条经络。心包在中医上讲,就像心脏的卫士,心为君主之官,心脏就像皇帝一样,不受邪心,包带心授邪。调节和心有关的各种各样的疾病,用心包经的穴位,就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心包经全名叫手厥阴心包经,起自于胸中,浅出于心包,与心包相络属,下出膈肌络,属于上中下三焦,心包与三焦相表里,它的支脉从我们的胸部出胁走形于手臂内侧正中间,这是心包经的走行。

第一个叫天池穴。在我们胸前的正中间旁开五寸,在第四肋间隙。对我们正常的人来说,身体比较匀称,乳头正好就是在第四肋间隙。我们找到乳头,再往外一点,就到了五寸的位置,这个位置就是天池穴。这个穴位对于有胸胁胀满,比如经常感觉胸闷,还有胁部胀痛的人,去按揉天池穴,拍打天池穴有比较好的效果。第二个,对于心烦、胸闷、腋下不适,比如腋下肿块、腋下疼痛,有比较好的效果。

第二个叫天泉穴。在我们的腋前纹头下两寸,两个拇指的宽度,在我们的肱二肱肌的长短头之间,就是天泉穴。这个穴位对于心脏的问题,有比较好的效果,比如心痛、胸闷、心悸等。第二个,他的经络所过主治所及。这条经络正好在我们大臂内侧的正中间,如果经常手臂疼痛,尤其是大臂内侧疼痛,我们按揉、拍打天泉穴也有比较好的效果。

第三个非常的重要叫曲泽穴。在我们肘窝的位置,肘窝位置靠近外一点,有条大筋,这条大筋就是肱二头肌的长头腱,在大筋内侧,靠小指这一侧,叫尺侧,这个位置就是曲泽穴。正好在肘窝的大约正中间的位置,它主治的就很多,像心慌、心肌、胸闷。第二个心烦、失眠,特别好用。这个穴位是心包经的合穴。平时可以多拍打,有比较好地调节因为心包经不通导致的心悸、心慌、失眠、心烦,还有胃痛、恶心、呕吐,感觉烦热、胸满、肘部疼痛的问题,都有很好的效果。

再往下,叫郄门穴。在我们的手腕横纹向手肘的方向,正中间走五寸。同是气血比较旺盛的穴位,对于心烦、胸满、热病,心里面热比较多的情况,有比较好地去泻热效果。

第二,它还有比较好地治疗血病,比如流鼻血的问题,我们叫衄血,还有咔血、吐血。和血有关的病,去按揉郄门穴有比较好的效果。

再往上叫间使穴。在手腕横纹向手指的方向三寸。间使穴是我们的经穴,调节心痛、心悸、心烦、失眠、热病、手臂疼痛这些问题。

再往上走一寸,也就是从我们的腕横纹往手指的方向走两寸,这个地方有一个重要的穴位叫内关穴。内关穴也是我们心包经它络属心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经络,它络属到我们的心脏,所以我们治疗心脏疾病要用内关穴。这个穴位一边连着心包,一边连着心脏,在两条大筋正中间。你一点之后是不是感觉到有点麻麻酸酸的感觉,甚至有向手指头上的放射感,那你就找准了。如果一旦出现心脏的问题,感觉心慌、心悸、心脏病犯了,除应用之外还可以按揉内关穴,它有非常好的调节心脏病急性发作的效果。不是不吃药,而是吃完药后,去按内关,是可以救人一命的,平时多按揉内关,对于除心脏病外,失眠、烦躁、各种各样心神的疾病也有非常好的效果。

再往下,我们的腕横纹的正中间叫大陵穴。大陵穴就是我们心包经的原穴,它有比较好地调节,像心慌、心悸、失眠,你会发现整个心包经的穴位都是这样,心慌、心悸、失眠、心烦、胸闷、恶心、呕吐这一类胃肠疾病。我们治疗胃肠疾病时,也特别喜欢用心包经的穴位。刚才讲到曲泽,第二个内关穴有比较好的止呕效果。内关穴除了治疗心脏,对于恶心、呕吐也有比较好的效果。如果你出现恶心、呕吐,按一下内关穴也有比较好的效果。大陵穴也有一定的作用,并且大龄穴根据我们的右臂、左臂、上臂、下肢的原则,还擅长治疗足跟疼痛。

再往上,这个穴位叫劳宫穴。一拳中指下就是劳宫穴,在我们二三掌骨之间。是治疗心脏病非常重要的穴位,是心包经的荥穴。平时多按揉一下,对于心脏病、失眠有好的帮助。第三个,手掌心热,还有鹅掌风,手掌心光蜕皮、光出汗,出现皮肤疾病,用劳宫穴也有非常好的效果。

最后一个叫中冲穴。我们中指最顶端,善常治疗急症、热症,比如突然一下昏迷,用中医的方法去急救,除了掐人中最重要的就是扎中冲,中指最高点的位置,中冲是心包经的井穴,对于突然出现的昏迷、神志失常,有非常好的急救效果。但是我们还是要判断,看看有没有心脏骤停、呼吸暂停,像胸外按压、人工呼吸都是少不了的,这种情况下,配合掐人中、再加上扎中冲,这时候更稳妥。#健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