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大部分都有失眠的经历,不仅老年人容易出现失眠,很多的年轻人也经常会有失眠的痛苦。长期失眠的危害是相当大的,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会造成精神压力过度紧张,如果不及时采取治疗很有可能会演变成严重的心理疾病。在现代医学上对失眠的认识是存在局限性的,但是临床医学家们已经着手开始了临床研究。在年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会睡眠障碍学组根据现有的医学证据,制定了《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其中失眠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质量的不满足的一种主观体验。在3月21日“世界睡眠日”活动中,美国睡眠协会主席ThomasRoth教授在作睡眠研究新进展报告时说,目前已经证实失眠是导致抑郁症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这一观点的依据是美国最近的几项研究结果。其中最著名的一项是通过对失眠和非失眠两组人群进行达40年的随访观察。结果发现,患有失眠的人抑郁症的患病率是没有失眠者的3倍。研究提示,在失眠和抑郁症之间,可能有着共同的发病基础或机制。虽然目前还无法准确地揭示它们。但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它们共同的病理基础都在下丘脑和垂体,是人体重要的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某一环节出了问题。ThomasRoth教授介绍,过去临床上提倡为抑郁症患者有效治疗失眠,目的是为了减轻抑郁症状。现在知道了失眠是引发抑郁症的一个危险因子,就应该强调,积极治疗人群中的失眠,减少发生抑郁症的人数。目前失眠还没有得到公众和医生们的应有重视。现代失眠更加的年轻化,晚睡强迫综合征,熬夜已经成为了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在近期,有人将失眠划分为了多种类型,只有更加了解,我们才能推出对应的解决方案。主动失眠即使已经很困,躺在床上总会拿出手机看看新闻、再打一局游戏,或者再赢一局不赢不睡觉,赢了再刷下淘宝,逛逛抖音。总有让你不能入睡的想法或理由。但到了白天漫天哈欠的时候,才苦口婆心地告诫自己今晚一定早睡,而到了晚上定会食言,依然重复在昨天干过的事。被动失眠除了上述的类型,这种失眠显得更加扎心。想要挣更多的钱,那还不得苦熬半夜去工作。加班狗是没有下班概念的。从程序员到媒体广告从业者,再到服务行业,常常奋战到深夜。“太阳不落,灵感不来”,睡眠不足是太正常的事了。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出现过失眠的人,只有6%的人专门为失眠就诊过,而70%的人没有把失眠当作一种疾病。失眠对健康的危害非常大,导致失眠症有5个主要危险因素:年龄增大;女性较男性多发;各种疾病像呼吸系统疾病或疼痛等,能和失眠形成恶性循环。但在某种程度上,治疗失眠不是一件难事,尤其大多数有失眠的人,只要改变了不良的睡眠习惯,多半都可远离失眠。首先,日常规律的饮食对缓解压力调理失眠是有一定作用的。一定要注意日常饮食的多样化,让营养更均衡。而过度的摄入食物,也会引起失眠。晚上就不要再吃东西了!晚上再度饮食会增加肠胃的压力,同时晚上入睡,食物消化得慢,对肠胃是不好的,也会引起失眠。如果你总是辗转难眠,甚至影响到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就要引起注意了,及时就医才是正确的解决办法。